1、首先,與食用量和食用方法有關。糯米所含淀粉的特性是消化快,但又消化不完全。當食用過多時,相應的不易消化成分會積存起來,給胃部帶來沉重負擔。另外,食用糯米宜熱不宜涼,糯米在加熱狀態下會糊化,有利消化酶分解。在冷卻狀態下則老化回生,凝固緊密,當然消化就困難多了。其次,與體質有關,若內火旺盛、發熱、咳嗽痰黃、腸胃運化功能弱等,食用糯米就會帶來負面影響。
2、由此可見,經常適量的食用糯米,對身體是有極大好處的。尤其在稀食和熱食的情況下。對于腸胃功能不好、糖尿病、肥胖癥、身體有炎癥的人則應謹慎。
3、中醫古籍評價糯米補中益氣,健脾暖胃,不少人有些犯蒙,既然糯米不易被完全消化,為什么又會有益脾胃呢?中醫理論中有五臟六腑,這些器官的概念與現代醫學對器官的定義有一定的出入。中醫理論中,脾的主要功能是運化水谷、水濕和統血。大白話解釋即為主管食物消化、人體水液代謝平衡和血液循環。中醫認為氣為血帥,血隨氣行,如果氣不足,則血不足,如果氣充盈,則血充盈。而糯米在中醫中被認為具有補氣功能,因此能夠促進氣血充盈,具有健脾暖胃的功效。
相關閱讀:糯米的營養價值與功效作用